范文:
指日可待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意是指可以指出的日期那样近,比喻事情即将实现,为期不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即将发生的好事或者期待已久的成果。例如:
“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指日可待,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新房终于建成,乔迁之喜指日可待。”
“经过这次培训,我相信我的专业技能会有显著提升,找到理想的工作指日可待。”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指日可待是什么意思?
2. 指日可待出自哪本书?
3. 指日可待的近义词有哪些?
4. 指日可待的反义词有哪些?
5. 指日可待的用法举例有哪些?
6. 指日可待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7. 指日可待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8. 指日可待和其他类似成语有什么区别?
9. 指日可待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
10. 指日可待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如何?
详细解答:
1. 指日可待是什么意思?
答:指日可待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可以指出的日期那样近,比喻事情即将实现,为期不远。
2. 指日可待出自哪本书?
答:指日可待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3. 指日可待的近义词有哪些?
答:指日可待的近义词有:为期不远、近在咫尺、指日可待。
4. 指日可待的反义词有哪些?
答:指日可待的反义词有:遥遥无期、遥不可及、遥望未来。
5. 指日可待的用法举例有哪些?
答:用法举例:
我们对项目的顺利完成充满信心,目标指日可待。
他的研究成果指日可待,很快就能公之于众。
6. 指日可待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答:指日可待可以在句子中作为谓语、定语或补语使用。
7. 指日可待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答:指日可待的成语故事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和齐国的战争,鲁国在战争中表现出色,有望取得胜利,因此说“指日可待”。
8. 指日可待和其他类似成语有什么区别?
答:类似成语如“近在咫尺”,两者都表示事情即将发生,但“指日可待”更强调事情实现的紧迫性和可能性。
9. 指日可待在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
答:在文学作品中,指日可待常用于描述主人公的愿望或目标即将实现,以增加情节的紧张感和期待感。
10. 指日可待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如何?
答:指日可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谈论即将实现的目标或愿望时,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