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蕴含了丰富的成语故事,其中成语多达200余个。以下列举了其中的一些经典成语及其出处,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1. 赤壁之战——火烧赤壁,以少胜多,形容以弱胜强,出奇制胜。
2. 路见不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形容见到不公平的事情敢于出手相助。
3. 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形容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
4. 借刀杀人——曹操借刀杀人,暗指利用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5. 望梅止渴——曹操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6. 倾国倾城——貂蝉的美貌,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倾国倾城。
7.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表示坚决执行纪律,不留情面。
8. 好马不吃回头草——刘备不回头,比喻事情一旦决定,就不回头。
9. 望风披靡——曹操望风披靡,形容军队士气低落,不堪一击。
10. 妙计安天下——诸葛亮出奇计安天下,形容智谋超群,能安定国家。
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三国演义》中的智谋与勇气,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成语是什么?
2.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成语出自哪个人物?
3.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4. “借刀杀人”这个成语的典故是什么?
5.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出处在哪里?
6. “倾国倾城”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哪位女子的?
7. “挥泪斩马谡”这个成语的背景是什么?
8.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
9. “望风披靡”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什么情景?
10. “妙计安天下”这个成语用来赞扬什么样的才能?
详细解答:
1.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成语是“火烧赤壁”,形容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2.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成语出自关羽,形容见到不公平的事情敢于出手相助。
3. “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他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
4. “借刀杀人”这个成语的典故是曹操利用吕布的力量除掉袁绍,暗指利用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5.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曹操在军中,为了鼓舞士气,假装望梅解渴的故事。
6. “倾国倾城”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形容貂蝉的美貌,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倾国倾城。
7. “挥泪斩马谡”这个成语的背景是诸葛亮为了维护军纪,不得不忍痛将马谡斩首。
8.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事情一旦决定,就不回头,要有决断力。
9. “望风披靡”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敌军士气低落,不堪一击的情景。
10. “妙计安天下”这个成语用来赞扬诸葛亮智谋超群,能出奇计安定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