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工2017新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派遣工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2017年,我国针对派遣工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旨在规范派遣用工市场,保障派遣工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2017年派遣工新政策的详细解读。
一、政策概述
1. 规范派遣用工范围:2017年政策明确规定,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
2. 限制派遣用工比例:用人单位使用的派遣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3. 提高派遣工待遇:派遣工享有与正式员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4. 明确派遣工权益:派遣工享有与正式员工同等的工资、工时、休息休假、职业培训等权益。
二、具体政策解读
1. 派遣用工范围:临时性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岗位;替代性岗位是指因劳动合同到期、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女职工生育等原因,需要替代的岗位。
2. 派遣用工比例:用人单位的用工总量是指该单位在扣除派遣工数量后的正式员工数量。
3. 派遣工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照国家规定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
4. 派遣工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保障派遣工的劳动权益,不得因派遣工的身份而降低其工资待遇。
三、政策影响
1. 规范用工市场:新政策有助于规范派遣用工市场,减少用人单位滥用派遣用工的现象。
2. 保障派遣工权益:新政策提高了派遣工的社会地位,有利于保障其合法权益。
3. 促进就业稳定:新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用工的稳定性,减少劳动争议。
派遣工2017新政策相关常见问答
1. 问:2017年派遣工的新政策有哪些变化?
答:2017年派遣工新政策主要包括规范派遣用工范围、限制派遣用工比例、提高派遣工待遇、明确派遣工权益等方面。
2. 问:派遣工的临时性岗位指的是什么?
答:临时性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
3. 问:派遣工的辅助性岗位指的是什么?
答:辅助性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岗位。
4. 问:派遣工的替代性岗位指的是什么?
答:替代性岗位是指因劳动合同到期、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女职工生育等原因,需要替代的岗位。
5. 问:用人单位使用的派遣工数量有何限制?
答:用人单位使用的派遣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6. 问:派遣工的社会保险如何缴纳?
答: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7. 问:派遣工的福利待遇如何保障?
答:派遣工享有与正式员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8. 问:派遣工的工资待遇有何规定?
答:派遣工的工资待遇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同类岗位最低工资标准。
9. 问:派遣工的工时和休息休假有何规定?
答:派遣工的工时和休息休假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10. 问:派遣工的职业培训有何规定?
答:用人单位应当为派遣工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