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孟子集注》范文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说以“性善论”为核心,主张仁政、民本,对中国古代乃至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集注》是宋代朱熹所著,对《孟子》一书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阐释。
范文:
《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则夷狄矣;父子相疑,则骨肉为仇矣。君臣相疑,则国危矣。若夫天下之患,犹饥夫之患食,寒夫之患衣也。夫饥者不食则死,寒者不衣则死,是何也?无恒心也。夫天下之所以乱者,皆无恒心也。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苟为我之所有,虽天下而不可让也。此之谓也:‘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
孟子在此篇中,以梁惠王询问如何使国家获利为引,阐述了仁义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国家必将陷入危机。他主张,君王应以仁义为本,关注民生,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集注》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成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注疏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孟子集注》的作者是谁?
2. 《孟子集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3. 《孟子》的性善论在《孟子集注》中是如何体现的?
4. 《孟子集注》对孟子哪些篇章进行了详细的注解?
5. 《孟子集注》对后世儒家思想有哪些影响?
6. 《孟子集注》与《论语集注》有何异同?
7. 《孟子集注》中的“仁政”思想是怎样的?
8. 《孟子集注》中的“民本”思想有哪些体现?
9. 《孟子集注》对孟子“性善论”的阐释有何特点?
10. 《孟子集注》在宋代儒学中的地位如何?
详细解答:
1. 《孟子集注》的作者是宋代哲学家朱熹。
2. 《孟子集注》主要内容包括对《孟子》一书的注解、阐释以及作者的个人见解。
3. 《孟子集注》中,朱熹对孟子的“性善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通过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发扬光大。
4. 《孟子集注》对《孟子》的几乎所有篇章都进行了注解,尤其对《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等篇进行了深入分析。
5. 《孟子集注》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注疏之一,对宋明理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6. 《孟子集注》与《论语集注》都是朱熹的代表作,但《孟子集注》更注重对孟子思想的阐释和发展,而《论语集注》则更侧重于对孔子思想的传承。
7. 《孟子集注》中的“仁政”思想强调君王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8. 《孟子集注》中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强调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君王应以民众的福祉为首要任务。
9. 《孟子集注》对孟子“性善论”的阐释特点是结合儒家经典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使“性善论”更加系统和完善。
10. 《孟子集注》在宋代儒学中的地位极高,是宋代理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后世儒家学者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