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范文: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 个人情感经历: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对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在那里结识了林徽因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了他创作《再别康桥》的情感基础。

2. 归国后的心情:1925年,徐志摩结束了在英国的留学生涯,回国后不久便与陆小曼结婚。然而,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加之国内政治环境的动荡,徐志摩的心情颇为复杂。1928年,他在康桥再次逗留,这使他有机会重温旧梦,同时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3. 文学氛围:20世纪20年代的我国,正值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文学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徐志摩受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也趋向于自由、奔放,这为《再别康桥》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学氛围。

4. 诗人的艺术追求: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上追求“美”、“真”、“善”的结合,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再别康桥》中,他巧妙地将这些艺术追求融入诗行,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5. 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我国正处于国内政治动荡、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徐志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再别康桥》,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是多方面的,既有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有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再别康桥》是谁写的?

2. 《再别康桥》是在哪个国家写的?

3. 徐志摩在英国剑桥留学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4. 《再别康桥》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

5. 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6. 《再别康桥》的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7. 《再别康桥》的主题是什么?

8. 《再别康桥》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9. 《再别康桥》对后世有何影响?

10.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有哪些特点?

详细解答:

1.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

2. 《再别康桥》是在英国写的。

3. 徐志摩在英国剑桥留学的时间是1921年至1922年。

4. 《再别康桥》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回国后生活的不满。

5. 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时的背景包括个人情感经历、国内政治环境、文学氛围以及诗人的艺术追求。

6. 《再别康桥》的创作时间是1928年。

7. 《再别康桥》的主题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8. 《再别康桥》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9. 《再别康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10.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特点包括追求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结合,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