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范文: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广为流传,其中《江城子·密州出猎》更是传世佳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词作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任职密州期间。词的上片描绘了出猎的壮观场面,下片则抒发了词人胸怀壮志,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

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开篇即以豪放之态展现词人少年时的狂放不羁。牵黄、擎苍,形象地描绘了猎者威武的形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形容出猎队伍的浩荡,气势恢宏。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词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孙郎即孙权,词人以孙权自比,表达了自己渴望像孙权一样英勇善战的愿望。

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词人借酒抒怀,表达了自己即便年事已高,但仍怀壮志,无所畏惧的精神。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期待得到朝廷的重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以挽弓射箭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保家卫国的决心。

综上所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以其豪放的词风、深沉的爱国情怀,成为了词坛的瑰宝。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2.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作于何时?

3. 词中“左牵黄,右擎苍”描绘了什么场景?

4. 词中的“亲射虎,看孙郎”表达了什么情感?

5. “酒酣胸胆尚开张”这句话反映了词人的哪种精神?

6. 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味着什么?

7. “会挽雕弓如满月”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 “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愿望?

9.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10. 你对苏轼的这首词有什么样的评价?

详细解答:

1.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2.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作于北宋元祐年间,即公元1086年左右。

3. “左牵黄,右擎苍”描绘了猎者左手牵黄犬,右手持猎鹰,形象地展现了猎者的威武形象。

4. “亲射虎,看孙郎”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孙权一样英勇善战,报效国家的豪情。

5. “酒酣胸胆尚开张”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即使年事已高,仍怀壮志,无所畏惧的精神。

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味着词人期待得到朝廷的重用,发挥自己的才华。

7. “会挽雕弓如满月”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挽弓的动作比作满月,形象生动。

8. “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希望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愿望。

9.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10. 对苏轼的这首词,我认为它展现了词人豪放不羁、爱国情怀的一面,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36402.html

上一篇客厅的英文

下一篇大学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