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关门打狗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这个成语比喻趁对方措手不及或处于困境时进行打击或攻击。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关上大门,打狗就不会跑掉,用来形容在特定条件下对敌人的突然袭击。成语“关门打狗”通常用来形容利用有利的时机或环境条件,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打击。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关门打狗的成语出自哪里?
2. 关门打狗的意思是什么?
3. 关门打狗的典故是怎样的?
4. 关门打狗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用法?
5. 关门打狗和打狗看主人有什么区别?
6. 关门打狗的谐音是什么?
7. 关门打狗和关门放狗有什么关系?
8. 关门打狗在古代战争中有什么应用?
9. 关门打狗在现代社会中还有用吗?
10. 关门打狗的成语故事是怎样的?
详细解答:
1. 关门打狗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这是一部古代的军事策略书籍。
2. 关门打狗的意思是指趁对方无备或处于不利地位时进行突然攻击,以取得胜利。
3. 关门打狗的典故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谋士孙膑利用这个策略,成功地击败了魏国的将领庞涓。
4. 在现代汉语中,关门打狗常用来比喻在对方不备或处于不利状态时进行打击或攻击。
5. 关门打狗和打狗看主人都是成语,但意思不同。关门打狗强调的是抓住机会打击对手,而打狗看主人则是指根据主人的意愿行事,不涉及攻击行为。
6. 关门打狗的谐音是“关门大狗”,但这个谐音并不是成语的一部分,只是巧合。
7. 关门打狗和关门放狗没有直接关系。关门打狗是指打击敌人,而关门放狗则是指放走狗,两者意义相反。
8. 在古代战争中,关门打狗可以用来形容将领利用有利的地形或时机,对敌人进行突然的攻击,以取得战场上的优势。
9. 在现代社会中,关门打狗这个成语仍然有使用价值,常用来形容在竞争中抓住时机对对手进行打击。
10. 关门打狗的成语故事源自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的战争中,孙膑利用这个策略,设下伏兵,等魏国将领庞涓进入伏击圈后,迅速关门,使庞涓陷入绝境,最终大败魏国。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