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范文:

明史

《明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系统记载明朝历史的巨著。它由清朝史官编纂而成,历时数十载,于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成书。以下是关于《明史》的简要概述:

一、《明史》概述

1. 编纂背景:《明史》的编纂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六十余年。

2. 编纂人员:主要编纂人员为清朝史官,包括张廷玉、徐乾学、杨名时等。

3. 编纂特点:《明史》采用纪传体,以纪为主,纪、传、志、表、考五体兼备。全书共三百三十二卷,分为本纪、志、表、列传四部分。

4. 记载内容:《明史》记载了明朝自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历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

二、《明史》主要特点

1. 真实性:《明史》力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对重大事件、人物、制度等均有详实记载。

2. 客观性:《明史》在编纂过程中,尽量保持客观公正,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行客观评价。

3. 全面性:《明史》内容丰富,涵盖了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4. 学术性:《明史》在编纂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明史》的影响

1. 历史价值:《明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一部重要史书,对研究明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文化传承:《明史》的编纂和流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 学术研究:《明史》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

总之,《明史》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史书,对于研究明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明史》是谁编纂的?

2. 《明史》的编纂历时多久?

3. 《明史》采用了哪种编纂体例?

4. 《明史》主要记载了明朝哪些方面的历史?

5. 《明史》的编纂背景是什么?

6. 《明史》的编纂特点有哪些?

7. 《明史》对历史研究有什么价值?

8. 《明史》的编纂过程中有哪些著名史官?

9. 《明史》的成书时间是什么时候?

10. 《明史》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详细解答:

1. 《明史》由清朝史官编纂。

2. 《明史》的编纂历时六十余年。

3. 《明史》采用了纪传体,以纪为主,纪、传、志、表、考五体兼备。

4. 《明史》主要记载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

5. 《明史》的编纂背景是清朝对明朝历史的整理和总结。

6. 《明史》的编纂特点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学术性。

7. 《明史》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研究明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8. 《明史》的编纂过程中,著名史官有张廷玉、徐乾学、杨名时等。

9. 《明史》的成书时间是乾隆四年(1739年)。

10. 《明史》对后世的影响包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传承了文化遗产等。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3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