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张飞穿针,歇后语下一句是“粗中有细”。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张飞这位勇猛的武将,竟然能穿针引线,表现出他虽然外表粗犷,但内心却有着细腻的一面。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张飞穿针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2. 张飞穿针歇后语出自哪里?
3. 张飞穿针歇后语中的张飞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4. 张飞穿针歇后语是用来形容什么性格特点的?
5. 张飞穿针歇后语中的“穿针”具体指什么行为?
6. 张飞穿针歇后语和成语有什么区别?
7. 张飞穿针歇后语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
8. 张飞穿针歇后语如何用在对联或诗词中?
9. 张飞穿针歇后语在儿童教育中有什么作用?
10. 张飞穿针歇后语在口语交流中如何使用?
详细解答:
1. 张飞穿针歇后语的意思是形容某人外表粗犷,但内心却有着细腻的一面。
2. 张飞穿针歇后语出自民间传说,用以描绘张飞的形象。
3. 张飞穿针歇后语中的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
4. 张飞穿针歇后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粗鲁,但实际上心思细腻,有智慧的一面。
5. 张飞穿针歇后语中的“穿针”指的是用细线穿过细小的针眼,这是一项需要精细操作的手艺。
6. 张飞穿针歇后语和成语的区别在于,歇后语是一种语言游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提出情景,后一部分给出答案或解释,而成语则是一个固定的短语,具有固定的含义。
7. 现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有“粗中有细”、“外粗内秀”等。
8. 张飞穿针歇后语可以用于对联或诗词中,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9. 张飞穿针歇后语在儿童教育中可以用来教育孩子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要以貌取人。
10. 在口语交流中,张飞穿针歇后语可以用来赞美某人虽外表粗犷但内心细腻,也可以用来提醒他人不要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