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樛木诗经注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其中包含了许多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古代,诗经的传播和传承主要通过口头吟咏和书面记载,而注音则是为了帮助后世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吟诵这些古韵古风的诗歌。《樛木》作为《诗经》中的一篇,其注音对于我们了解古人的语言和诗歌的韵味具有重要意义。
《樛木》原文如下:
樛木有皮,舐之愈疾。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樛木有枝,馨香以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注音如下:
樛(yáo)木:一种树木,树皮可以治疗疾病。
皮(pí):树皮。
舐(shì):舔。
疾(jí):疾病。
匪(fěi):不是。
石(shí):石头。
转(zhuǎn):转动。
席(xí):席子。
卷(juǎn):卷起。
枝(zhī):树枝。
馨(xīn):香气。
生(shēng):产生。
注音要点:
1. “樛”字注音为“yáo”,是古音,今音作“yōu”。
2. “疾”字在此处读作“jí”,是疾病的意思,与今音“jí”(快)有所不同。
3. “匪”字在此处读作“fěi”,是“不是”的意思,与今音“fěi”(费)有所不同。
4. “馨”字在此处读作“xīn”,是香气的意思,与今音“xīn”(心)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注音,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樛木》这首诗歌的意境和表达。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诗经》是什么?
2. 《诗经》中的诗歌大约创作于哪个时期?
3. 《樛木》是《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4. “樛木”在古代指的是什么树木?
5. “樛木有皮,舐之愈疾”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7. 《樛木》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8. 《诗经》的注音为什么很重要?
9. 如何正确注音《诗经》中的生僻字?
10. 学习《诗经》注音对于现代汉语学习者有什么意义?
详细解答: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2. 《诗经》中的诗歌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即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3. 《樛木》是《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属于《周南》。
4. “樛木”在古代指的是一种树木,树皮可以治疗疾病。
5. “樛木有皮,舐之愈疾”这句话的意思是,樛木的树皮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越舔越觉得好。
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7. 《樛木》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8. 《诗经》的注音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9. 要正确注音《诗经》中的生僻字,需要查阅古代音韵学的资料,同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10. 学习《诗经》注音对于现代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助于提高古汉语阅读能力,加深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