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白居易的诗

范文:

鸟白居易的诗

《鸟》——白居易

翠竹高千尺,清风拂面来。

鸟鸣山更幽,花落水更哀。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通过对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自然宁静的情怀。诗中“鸟鸣山更幽,花落水更哀”一句,尤为传神,将鸟的鸣叫与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鸟白居易的诗是哪首?

2. 白居易的《鸟》诗创作于哪个时期?

3. 《鸟》诗的主题是什么?

4. 《鸟》诗中的“翠竹高千尺,清风拂面来”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5. “鸟鸣山更幽,花落水更哀”这句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6. 白居易的《鸟》诗与他的其他诗作有什么相似之处?

7. 《鸟》诗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反映了诗人的哪种性格?

8. 白居易的《鸟》诗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

9. 《鸟》诗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10. 白居易的《鸟》诗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作品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详细解答:

1. 鸟白居易的诗是《鸟》。

2. 《鸟》诗创作于唐代。

3. 《鸟》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4. “翠竹高千尺,清风拂面来”一句表达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清新宁静的意境。

5. “鸟鸣山更幽,花落水更哀”一句通过鸟鸣和花落,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哀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细腻的情感。

6. 《鸟》诗与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一样,多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7.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性格特点。

8. 《鸟》诗是白居易众多诗作中的佳作,展现了其诗歌艺术的精湛,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9.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深山无人识,但有明月相伴的宁静与满足,对后世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立和自由有着深远的影响。

10. 与同时期的其他诗人作品相比,《鸟》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5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