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级财务部门和全体财务人员。
第三条 本制度的宗旨是: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行政单位财务安全。
第二章 财务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行政单位设立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财务部门的职责包括:
(一)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
(二)管理财务收支;
(三)负责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
(四)负责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
(五)进行财务分析和监督;
(六)其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职责。
第三章 财务预算管理
第六条 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原则。
第七条 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
(一)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二)编制预算草案;
(三)提交预算审查;
(四)批准预算;
(五)执行预算。
第八条 财务预算的调整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四章 财务收支管理
第九条 财务收支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财务收支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一)小额收支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
(二)大额收支由单位负责人审批;
(三)特殊情况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授权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
第五章 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
第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购置程序:
(一)编制购置计划;
(二)审批购置计划;
(三)购置实施;
(四)登记入账。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
(一)提出处置申请;
(二)审批处置申请;
(三)处置实施;
(四)账务处理。
第六章 财务报告与监督
第十四条 财务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
第十五条 财务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二)编制财务报告;
(三)审核财务报告;
(四)报送财务报告。
第十六条 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常见问答知识清单及解答:
1. 问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答:主要目的是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财务安全。
2. 问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怎样的?
解答:行政单位设立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3. 问题: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解答:财务预算的编制应当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原则。
4. 问题:财务预算的调整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解答:财务预算的调整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编制调整草案、提交预算审查、批准预算等。
5. 问题:财务收支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是怎样的?
解答:财务收支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根据收支金额的大小和情况不同,由财务部门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审批。
6. 问题:固定资产的购置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解答:固定资产的购置需要经过编制购置计划、审批购置计划、购置实施、登记入账等程序。
7. 问题: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解答:固定资产的处置需要经过提出处置申请、审批处置申请、处置实施、账务处理等程序。
8. 问题:财务报告应当如何编制?
解答:财务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包括编制、审核、报送等程序。
9. 问题:行政单位如何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解答: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包括监督机制、监督方法等。
10. 问题: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由谁负责解释?
解答: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