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竞赛题目

1. 选择题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A. 减少垃圾总量

B. 提高资源利用率

C. 便于垃圾处理

D. 以上都是

答案:D

2. 填空题

在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_______、_______。

答案: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

3. 判断题

废旧电池属于可回收物。

答案:错误,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4. 简答题

简述垃圾分类的意义。

答案:垃圾分类的意义在于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 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答案:提高公众垃圾分类意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2.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公众参与。

3. 在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4. 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和处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什么是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和废织物等。

2. 有害垃圾有哪些?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3. 厨余垃圾应该如何处理?

厨余垃圾应沥干水分后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不宜混入其他垃圾。

4. 如何区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通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资源,如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不可回收物则是指无法再次利用的废物,如烟头、灰土等。

5. 有害垃圾应该如何处理?

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投放到指定的有害垃圾桶中。

6. 垃圾分类对环境有哪些好处?

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 如何在家中实施垃圾分类?

在家中可以设置三个垃圾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按照分类要求分别投放。

8. 垃圾分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垃圾分类作出了规定。

9. 哪些行为属于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

不分类投放垃圾、混投垃圾、乱投垃圾等行为都属于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

10. 如何参与垃圾分类公益活动?

可以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参与垃圾分类公益活动。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59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