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得家书古诗

范文:

京师得家书古诗

《京师得家书》古诗

千里孤云寄故乡,家书抵万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烽烟散尽月华明,京师喜得家书声。

鹤发童颜家信至,喜泪纵横湿锦衾。

笔底春风传喜讯,字里行间情意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答家书,解忧愁,千里之外情相连。

愿得此情长似锦,家书传情永不衰。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京师得家书》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2.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3. “烽火连三月”这句话在诗中的意义是什么?

4. “家书抵万金”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5. 这首诗中“鹤发童颜”是什么意思?

6. 诗中提到的“茱萸”是什么植物?

7.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8. 这首诗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9. 如何欣赏这首诗的意境?

10.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详细解答:

1. 《京师得家书》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2.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身处战乱之中,收到远在家乡的亲人寄来的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3. “烽火连三月”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持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4. “家书抵万金”这个成语来源于这首诗,意指家书对人的价值非常高,因为它能带给远在他乡的人家的温暖和安慰。

5. “鹤发童颜”形容人虽然年纪大,但精神矍铄,容貌仍然年轻,这里用来形容收到家书时的喜悦心情。

6. “茱萸”是一种常绿灌木,其果实可以入药,诗中提到“遍插茱萸少一人”,意味着虽然人不在身边,但心中仍然怀念。

7.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对未能团聚的兄弟的怀念。

8. 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9. 欣赏这首诗的意境,首先要理解诗中的意象,如“烽火”、“家书”、“茱萸”等,然后体会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的情感,最后感受诗中蕴含的哲理和美学价值。

10.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表达思乡之情和家国情怀的经典之作。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6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