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扬长而去的意思是指迅速地离开或逃跑,带着自信和决绝的态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毫不犹豫地离去,不再回头。例如,当一个人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或面临危险时,他可能会选择扬长而去,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扬长而去往往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它展现了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果断和坚强。以下是一个使用“扬长而去”的例句:
面对无理取闹的争吵,他毫不理会,只是微微一笑,转身扬长而去,留下满屋子的尴尬与寂静。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扬长而去的出处在哪里?
2. 扬长而去和扬长避短有什么区别?
3. 扬长而去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4. 扬长而去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作什么?
5. 扬长而去这个成语的感情色彩是什么?
6. 扬长而去和逃之夭夭的区别是什么?
7. 扬长而去是否带有贬义?
8. 扬长而去在口语中如何使用?
9. 扬长而去这个成语适合用在哪些场合?
10. 扬长而去和一去不复返有什么联系?
详细解答:
1. 出处:扬长而去的出处不详,但根据成语的结构和意义推测,可能源自古代的行走方式,即扬起长袍,轻松行走,后来引申为形容离开时的态度。
2. 区别:扬长而去强调的是离开时的决绝和自信,而扬长避短则是指发扬优点,避免缺点。
3. 现代汉语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扬长而去指的是迅速离开或逃跑,带着决绝和不回头的态度。
4.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作:在文学作品中,扬长而去常用来描绘人物面对困境时的果断行为,或者表达一种追求自由、不畏艰难的精神。
5. 感情色彩:扬长而去通常带有积极的感情色彩,赞扬了人物的勇敢和决断。
6. 区别:扬长而去侧重于离开的方式和态度,而逃之夭夭则侧重于逃跑的结果和速度。
7. 是否带有贬义:扬长而去本身不带贬义,它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果断的行为。
8. 在口语中如何使用:在口语中,扬长而去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迅速离开的场景,如“他看到老板脸色不好,马上扬长而去。”
9. 适合用在哪些场合:适合用在描述人物在面对不公或危险时果断行动的场景。
10. 联系:扬长而去和一去不复返都表达了离开后的不确定性,但扬长而去更强调离开时的态度,而一去不复返则更侧重于结果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