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的成语

范文:

求的成语

标题:求的成语

在我国丰富的成语文化中,"求的成语"这个概念指的是那些表达寻求、追求、请求等含义的成语。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求的成语及其解释:

1. 求贤若渴:形容对有才能的人非常渴望,急于得到。

例句:公司领导求贤若渴,不惜高薪聘请业界精英。

2. 求之不得:形容非常想要某物或某人,但始终得不到。

例句:他一心想得到那件古董,但求之不得,只好作罢。

3. 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无缺,对人对事过于苛求。

例句:他总是求全责备,导致团队氛围紧张。

4. 求同存异:寻求共同点,同时保留各自的不同意见。

例句:在讨论中,我们主张求同存异,以达成共识。

5. 求助于人:向别人寻求帮助。

例句:遇到难题时,他毫不犹豫地求助于同事。

6. 求之不得其门而入:形容非常渴望得到某物或某事,但无法找到途径。

例句:她对那所名牌大学一直求之不得其门而入。

7. 求助于人:向别人寻求帮助。

例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积极向老师求助于人。

8. 求助于友:向朋友寻求帮助。

例句:在创业初期,他多次向老友求助于友,获得了宝贵的建议。

9. 求之不得其门而入:形容非常渴望得到某物或某事,但无法找到途径。

例句:她渴望参加国际比赛,但求之不得其门而入。

10. 求名逐利:追求名利,不顾道德和原则。

例句:有些人为了求名逐利,不惜牺牲自己的良知和尊严。

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用以表达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渴望、追求或请求。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什么是求的成语?

2. 求贤若渴的意思是什么?

3. 求之不得和求全责备的区别是什么?

4. 求同存异在沟通中有什么作用?

5. 求助于人的成语有哪些?

6. 求之不得其门而入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7. 求助于友和求助于人的区别是什么?

8. 求名逐利的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何警示意义?

9. 如何在写作中恰当使用求的成语?

10. 求的成语在口语交流中如何运用?

详细解答:

1. 求的成语是指在汉语成语中表达寻求、追求、请求等含义的成语。

2. 求贤若渴的意思是形容对有才能的人非常渴望,急于得到。

3. 求之不得指非常想要某物或某人,但始终得不到;求全责备则是对人对事过于苛求,要求完美无缺。

4. 求同存异在沟通中可以促进不同意见的交流和共识的达成。

5. 求助于人的成语有求助于人、求助于友等。

6. 求之不得其门而入的成语故事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可以理解为形容渴望某事物却找不到途径的情境。

7. 求助于友是指向朋友寻求帮助,而求助于人则是对任何人的求助行为。

8. 求名逐利的成语警示人们不要只追求名利,而忽视了道德和原则的重要性。

9. 在写作中恰当使用求的成语可以丰富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具文采和说服力。

10. 在口语交流中运用求的成语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6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