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清明时节,春雨绵绵,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显得心事重重,如同心魂将要断绝一般。诗人询问路旁的牧童,附近哪里有酒店?牧童指向远方,示意杏花村方向有酒家。
这首诗通过清明时节的雨景和行人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充满哀愁和迷茫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清明这首诗是谁写的?
2. 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3. 清明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4. 清明这首诗中的“清明时节”指的是什么时间?
5. 清明这首诗中的“雨纷纷”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6. 清明这首诗中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
7. 清明这首诗中的“借问酒家何处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清明这首诗中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什么寓意?
9. 清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10. 清明这首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详细解答:
1. 清明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
2. 杜牧是唐朝的诗人,生活在公元803年至约852年之间。
3. 清明这首诗的主题是清明节期间的哀愁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4. “清明时节”指的是农历每年的清明节,大约在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5. “雨纷纷”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连绵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6. “路上行人欲断魂”表达了行人因为清明节缅怀亲人而感到极度悲伤,几乎要失去魂魄。
7. “借问酒家何处有”表达了诗人在这种悲伤情绪下,想要借酒消愁的情感。
8. “牧童遥指杏花村”寓意着牧童的纯真和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在哀愁中寻求慰藉的愿望。
9. 清明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满诗意。
10. 清明这首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诵,成为了描绘清明节氛围的经典之作。它也常被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