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三国人物歇后语
1.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著称。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在有能力的人面前故意炫耀自己,不自量力。
2. 曹操割须弃袍——慌不择路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了逃脱追兵,割掉胡须,脱下战袍,形容人在慌乱中不顾一切,胡乱行事。
3. 赵云单骑救主——忠心耿耿
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表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4.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以勇猛著称,但在这句歇后语中,形容他在粗犷的外表下,也有细腻的一面。
5.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与黄盖之间的故事,黄盖假装降曹,周瑜知道后仍然接纳,形容双方都有决心,不顾一切。
6. 孔明借东风——巧计得天助
诸葛亮借助东风,火烧连营,这句歇后语用来形容借助外力或时机,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7.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法不容情
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不得不忍痛将其处斩,形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情面。
8. 孙权劝学——虚心接受
孙权劝学的故事,表现了孙权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品质。
9. 徐庶走马荐诸葛——真心实意
徐庶在离开曹操后,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完全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推崇。
10. 司马懿装病——忍辱负重
司马懿在曹魏时期,为了保全自己,假装生病,避免卷入政治斗争。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什么是三国人物歇后语?
三国人物歇后语是以三国时期的人物故事为基础,用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达的一种民间谚语。
2. 三国人物歇后语有什么特点?
三国人物歇后语具有形象性、趣味性和教育意义,通过三国人物的故事,传达出一定的道理和价值观。
3. 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形容在有能力的人面前故意炫耀自己,不自量力。
4. 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发生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了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单枪匹马闯敌营。
5. 孔明借东风的故事有什么寓意?
孔明借东风的故事寓意着借助外力或时机,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6.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马谡失守街亭,对蜀军北伐造成了重大损失。
7. 孙权劝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孙权劝学的故事说明了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不断学习进步的重要性。
8. 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表达了徐庶对诸葛亮的信任和推崇,以及他对刘备事业的忠诚。
9. 司马懿装病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司马懿装病的故事说明了在逆境中,为了保全自己,有时候需要忍辱负重。
10. 三国人物歇后语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意义?
三国人物歇后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教育意义,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启迪人们思考历史、生活和工作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