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村务公开制度范文
一、总则
为了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公开原则
1. 公开内容真实、准确、全面。
2. 公开形式多样、方便群众。
3. 公开时间及时、定期。
4. 公开监督严格、责任明确。
三、公开内容
1. 村级重大决策及执行情况;
2. 村级财务收支情况;
3. 村级土地征用、补偿及安置情况;
4. 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
5. 村级工程建设情况;
6. 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
7. 村级民主监督情况;
8. 村级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四、公开形式
1. 村务公开栏:设立在本村公共场所,定期公布;
2. 村民大会: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报告村务公开情况;
3. 村民代表会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务公开事项;
4. 网络平台:通过村务公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公开;
5. 其他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形式公开。
五、公开时间
1. 村级重大决策及执行情况:决策前公开,执行中定期公开;
2. 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开一次;
3. 村级其他事项:根据事项性质及需要,及时公开。
六、公开监督
1. 村民有权对村务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
2. 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3. 村务公开不实的,村民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诉。
七、责任追究
1. 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不履行村务公开职责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2. 村务公开不实、造成不良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附则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村务公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 村务公开的形式有哪些?
4. 村务公开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5. 村民如何对村务公开进行监督?
6.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是什么?
7. 村务公开不实,村民应该如何申诉?
8. 村务公开制度中,对不履行职责的责任有何规定?
9. 村务公开制度中的责任追究包括哪些情形?
10. 村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有哪些具体要求?
详细解答:
1. 村务公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 村务公开的内容包括村级重大决策及执行情况、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级土地征用、补偿及安置情况、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村级工程建设情况、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村级民主监督情况、村级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3. 村务公开的形式包括村务公开栏、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网络平台等。
4. 村务公开的时间根据事项性质及需要,定期公开,如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开一次,村级重大决策及执行情况在决策前公开,执行中定期公开。
5. 村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村务公开进行监督,包括向村务监督委员会反映、向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申诉等。
6. 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准确、全面。
7. 村民对村务公开不实的,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诉,请求调查处理。
8. 村务公开制度中,对不履行职责的责任规定包括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9. 村务公开制度中的责任追究包括村务公开不实、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形,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 村务公开制度的实施要求包括公开内容真实、准确、全面,公开形式多样、方便群众,公开时间及时、定期,公开监督严格、责任明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