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清明时节寄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凉气氛和行人的愁绪。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清明时节多雨的特点;“路上行人欲断魂”则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清明节期间人们表达哀思的佳作。
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清明节是哪个朝代的节日?
2.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3.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4.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
5. 清明节为什么要放风筝?
6.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寒食?
7. 《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8. 《清明》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9. 清明节有哪些著名的古诗?
10. 清明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详细解答:
1.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时期,但在唐代时期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
2.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吃寒食等。
3. 清明节扫墓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和敬意。
4. 清明节踏青是为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同时也是对逝去亲人的纪念。
5. 清明节放风筝寓意着驱邪避灾,同时也是为了娱乐和纪念。
6. 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因为他在清明节前一天自焚以报答晋文公的恩情。
7. 《清明》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
8. 《清明》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情绪低落,诗人询问酒家位置的情景。
9. 清明节著名的古诗有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
10. 清明节在农历的清明日,即每年的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