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企孙简介

范文:

叶企孙简介

叶企孙简介

叶企孙(1898年-1977年),原名叶景孙,字企孙,江苏苏州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企孙于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随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拉瑟福德(Eugene Wigner)。1921年回国后,叶企孙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并担任物理系主任。他不仅在教学上严谨治学,而且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物理学领域,叶企孙的研究涉及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光学等多个方向。他提出了“电子态密度”的概念,并在晶体结构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事业,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领域,叶企孙提倡“科学救国”的思想,致力于培养我国物理学人才。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之父”。

1977年,叶企孙因病逝世,享年79岁。他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但他为我国物理学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历史之中。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叶企孙是哪国人?

2. 叶企孙的生卒年份是什么?

3. 叶企孙毕业于哪所大学?

4. 叶企孙在哪个国家深造过?

5. 叶企孙在哪些高校任教过?

6. 叶企孙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7. 叶企孙提出了哪些著名理论?

8. 叶企孙对中国原子能事业有何贡献?

9. 叶企孙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之父”的原因是什么?

10. 叶企孙的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

详细解答:

1. 叶企孙是中国人,江苏苏州人。

2. 叶企孙的生卒年份是1898年至1977年。

3. 叶企孙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4. 叶企孙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过。

5. 叶企孙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过。

6. 叶企孙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光学等。

7. 叶企孙提出了“电子态密度”的概念,并在晶体结构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8. 叶企孙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事业,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9. 叶企孙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之父”,是因为他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

10. 叶企孙的教育思想包括提倡“科学救国”,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等。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9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