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接踵的意思

范文:

比肩接踵的意思

标题:比肩接踵的意思

正文:

“比肩接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群密集、拥挤不堪的景象。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密集排列,以至于彼此的肩膀或脚跟几乎挨在一起。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群众多、场面热闹的场合,如节日庆典、庙会或是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

例如,在春节期间,我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都会出现“比肩接踵”的景象,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共度佳节,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

成语“比肩接踵”来源于古代,原本指的是肩并肩、脚跟挨脚跟的拥挤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依然保持着原意,并且常常用来形容人多的场合。

总结来说,“比肩接踵”是一个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成语,用以形容人或物密集排列的情景。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比肩接踵是什么意思?

2. 比肩接踵的成语用法有哪些?

3. 比肩接踵的出处是什么?

4. 比肩接踵和摩肩接踵有什么区别?

5. 比肩接踵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是什么?

6. 如何用比肩接踵造句?

7. 比肩接踵在古代文学中的使用频率如何?

8. 比肩接踵与密集度的关系是什么?

9. 比肩接踵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应用?

10. 比肩接踵的成语演变历程是怎样的?

详细解答:

1. 比肩接踵的意思是形容人或物密集排列,以至于彼此的肩膀或脚跟几乎挨在一起。

2. 比肩接踵的成语用法通常用于描述人群众多、场面热闹的场合,如节日庆典、庙会或是拥挤的公共交通工具。

3. 比肩接踵的出处不详,但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

4. 比肩接踵和摩肩接踵都形容人多的场景,但“比肩接踵”侧重于肩部接触,“摩肩接踵”则侧重于肩膀相互摩擦。

5. 在现代汉语中,比肩接踵用来形容人或物密集排列的情景,尤其是人群密集的状态。

6. 例如:“春节期间,火车站前广场人潮涌动,比肩接踵,气氛热烈。”

7. 比肩接踵在古代文学中使用较为频繁,尤其是在描写繁华街市、热闹场合的篇章中。

8. 比肩接踵与密集度直接相关,都用来形容人或物密集排列的状态。

9. 比肩接踵在现代社会中常用于新闻报道、旅游介绍、城市观察等场合,用以形容某些热闹非凡或拥挤不堪的场合。

10. 比肩接踵的成语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意义逐渐固定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之一。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9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