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为圭臬是什么意思

范文:

奉为圭臬是什么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词语,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奉为圭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原指把某种准则或理念作为行动的最高标准。在现代汉语中,它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些观念、原则或方法极端推崇,认为它们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奉为圭臬”字面上的解释是,圭,一种古代的量器,也用作礼器;臬,同“砧”,指锤砧。比喻把某种事物当作准则或尺度。具体来说,当我们说某件事情“奉为圭臬”时,意味着我们将其视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一切言行都要以此为依据。

例如,在学术研究中,如果一个理论或观点被广泛认可,并被当作判断其他理论或观点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理论或观点“奉为圭臬”。

总之,“奉为圭臬”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坚定的原则立场。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奉为圭臬是什么意思?

2. 奉为圭臬的成语出处在哪里?

3. 奉为圭臬的用法有哪些?

4. 奉为圭臬和“视为至宝”有什么区别?

5. 奉为圭臬的近义词有哪些?

6. 奉为圭臬的典故故事是什么?

7. 奉为圭臬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有哪些?

8. 奉为圭臬和“奉为圭泉”有什么联系?

9. 奉为圭臬在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

10. 奉为圭臬在职场中的运用有哪些?

详细解答:

1. 奉为圭臬的意思是:把某种准则或理念作为行动的最高标准。

2. 奉为圭臬的成语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圭为度,以砧为量。”

3. 奉为圭臬的用法: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情极端推崇,认为其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4. 奉为圭臬和“视为至宝”的区别:奉为圭臬强调将某种事物作为准则或标准,而视为至宝则强调对某物的珍视程度。

5. 奉为圭臬的近义词:奉为准则、视为圭臬、尊为圭臬、视为典范等。

6. 奉为圭臬的典故故事:没有具体的典故故事,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

7. 奉为圭臬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在学术研究、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中,用来强调某种观念或原则的重要性。

8. 奉为圭臬和“奉为圭泉”的联系:两个成语都含有“奉为”的意思,但“圭泉”侧重于强调水的清澈,而“奉为圭臬”则侧重于强调某种准则或标准的地位。

9. 奉为圭臬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奉为圭臬常常用来描述人物对某种观念的坚定信仰。

10. 奉为圭臬在职场中的运用:在职场中,奉为圭臬可以用来强调公司文化、规章制度或领导理念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9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