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背景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扩张势力,联合秦国攻打郑国,郑国面临亡国之危。在这危急时刻,烛之武凭借智谋和胆识,说服秦国退兵,成功拯救了郑国。
二、人物介绍
1. 烛之武:郑国大夫,智勇双全,善于辞令,善于运用策略。
2. 秦穆公:秦国君主,有远见卓识,善于听取意见。
3. 晋文公:晋国君主,野心勃勃,企图一统天下。
三、故事梗概
1. 晋国联合秦国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
2. 烛之武深夜出城,前往秦国说服秦穆公退兵。
3. 烛之武以秦晋两国利益为重,指出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对秦国并无益处,反而会损害秦国利益。
4. 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决定退兵。
5. 晋国得知秦国退兵,也停止了攻郑。
四、知识点总结
1. 烛之武的智谋和胆识是拯救郑国的重要因素。
2. 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
3. 秦穆公的远见卓识使他能够听取烛之武的意见,做出正确的决策。
4. 智者能够洞察时局,运用策略解决危机。
五、课后练习
1. 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时,提出了哪些论点?
2. 秦穆公为什么决定退兵?
3. 这场战争对郑国和秦国分别有什么影响?
4.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及详细解答:
1. 问题: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解答:烛之武通过分析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指出联合攻打郑国对秦国并无益处,反而会损害秦国利益,从而说服秦穆公退兵。
2. 问题: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时提出了哪些论点?
解答:烛之武提出了秦晋两国之间的矛盾、秦国攻打郑国对秦国无益、郑国灭亡后秦国将面临晋国威胁等论点。
3. 问题:秦穆公为什么被烛之武说服?
解答:秦穆公具有远见卓识,能够听取烛之武的意见,认识到攻打郑国对秦国无益,因此被烛之武说服。
4. 问题:这场战争对郑国有什么影响?
解答:这场战争使郑国免于灭亡,为郑国争取了生存的时间。
5. 问题:这场战争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解答:秦国在战争中并未获得实际利益,反而暴露了与晋国的矛盾,对秦国来说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
6. 问题:这场战争对晋国有什么影响?
解答:晋国未能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反而与秦国结下梁子,对晋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战争。
7. 问题: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解答: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智谋和胆识在关键时刻能挽救国家危机;远见卓识的君主能够听取忠言,做出正确的决策;战争并非总能够带来胜利,有时候妥协和退让也是一种智慧。
8. 问题:烛之武在故事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解答:烛之武在故事中形象是智勇双全、善于辞令、善于运用策略的大夫。
9. 问题:这个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解答:这个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和战争,以及智谋和胆识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10. 问题:这个故事在文学上的价值是什么?
解答:这个故事在文学上的价值在于展示了智谋和勇敢在关键时刻的作用,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无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