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

范文:

范仲淹渔家傲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渔家傲》是谁的作品?

2. 《渔家傲》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3. 《渔家傲》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4. 《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指的是什么?

5. 《渔家傲》中的“衡阳雁去无留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6. 《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7. 《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什么画面?

8. 《渔家傲》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什么意思?

9. 《渔家傲》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10. 《渔家傲》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详细解答:

1. 《渔家傲》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

2. 《渔家傲》的作者是宋代的文学家。

3. 《渔家傲》这首词的主题是边塞风光与戍卒思乡之情。

4. “塞下秋来风景异”指的是边塞地区的秋天与中原地区不同,景色独特。

5. “衡阳雁去无留意”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征战的无奈。

6. “四面边声连角起”描绘了边塞四周的动静,角声响起,仿佛战争即将来临。

7.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夕阳下的孤城在群山之中显得更加孤寂。

8.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在万里之外,但无法回家的无奈之情。

9. “羌管悠悠霜满地”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边塞的寒冷和孤独。

10. 《渔家傲》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宋代词坛的代表作之一,尤其以描绘边塞风光和抒发戍卒思乡之情著称。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103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