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幽州台歌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复。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登幽州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激昂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幽州台歌的作者是谁?
2. 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3. 幽州台歌的主题是什么?
4. 幽州台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5. 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指的是哪里?
6. 幽州台歌中的“大江”指的是哪条江?
7. 幽州台歌中的“黄云”和“白波”分别有什么寓意?
8. 幽州台歌中的“庐山谣”和“谢公行处”分别指什么?
9. 幽州台歌中的“先期汗漫九垓上”和“愿接卢敖游太清”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10. 幽州台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详细解答:
1. 幽州台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
2. 幽州台歌的创作背景是陈子昂在游历幽州时,登临幽州台所作。
3. 幽州台歌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4. 幽州台歌的艺术特色有:豪放、壮阔、意境深远,以及丰富的象征手法。
5. 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指的是幽州地区的瞭望台,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
6. 幽州台歌中的“大江”指的是黄河。
7. “黄云”象征着战争的阴云,而“白波”则象征着和平的景象。
8. “庐山谣”指的是庐山的传说故事,而“谢公行处”是指谢灵运游历庐山时的足迹。
9. “先期汗漫九垓上”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而“愿接卢敖游太清”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10. 幽州台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