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辞职信】
伏维吾君足下:
窃以吾才疏学浅,未能尽职尽责,使吾君失望。今谨以此辞呈,辞去吾之职务,恳望吾君鉴谅。
昔者吾君以仁义之心,举吾于众,予以重任。吾感激涕零,夙夜在公,然岁月蹉跎,吾力不从心,渐感力不从心。虽屡经提醒,仍未能改,实属不才。今愿以一纸辞呈,告别吾之岗位,还望吾君海涵。
自入仕途以来,吾得以亲身体验官场之艰难,深感仕途险恶,人心难测。然吾君之恩,吾终身难忘。虽去职之后,吾仍将铭记在心,以谦卑之心,继续修养。
自吾君之命,吾竭尽所能,不敢有丝毫懈怠。然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吾之才华有限,难以胜任。今虽辞职,亦非轻易之举,实因吾之能力与职位不匹配,恐耽误公事,故毅然决然,以示忠诚。
谨以吾之微薄之才,敬献吾君。愿吾君贵体安康,政通人和,国运昌盛。吾虽去职,但愿吾君之事业蒸蒸日上,吾君之宏图伟业,吾虽不能亲为,亦愿在远方默默祝福。
谨此辞呈,敬请吾君鉴收。
敬上,
[您的名字]
[辞职日期]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这篇文言文辞职信的作者是谁?
2. 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辞职信?
3. 作者在信中提到了哪些自己的不足?
4. 作者辞职的原因是什么?
5. 作者对过去的工作有何评价?
6. 作者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7. 作者如何表达对君王的尊敬?
8. 作者在信中使用了哪些文言文表达方式?
9. 这篇辞职信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10. 这篇文言文辞职信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意义?
详细解答:
1. 这篇文言文辞职信的作者未在范文中提及,通常此类辞职信可能是某个官员或文人写给上级或君王的。
2. 作者写这篇辞职信是为了辞去自己的职务,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敬意。
3. 作者在信中提到了自己才疏学浅,未能尽职尽责,力不从心等不足。
4. 作者辞职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与职位不匹配,担心耽误公事。
5. 作者对过去的工作持感激态度,认为自己在任期内虽然努力,但仍然感到力不从心。
6. 作者对未来的期望是希望君王身体健康,国家繁荣昌盛,自己虽不能亲为,但愿在远方默默祝福。
7. 作者通过表达对君王的感激、尊敬和对国家未来的祝愿来展现对君王的尊敬。
8. 作者在信中使用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如“伏维”、“窃以”、“敬上”等,这些都是古代书信中的常用语。
9. 这篇辞职信反映了古代官场文化和社会背景,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官员对君王的忠诚和尊重。
10. 这篇文言文辞职信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因为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官场和君王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在辞去官职时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