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木兰辞》改写
昔有女,木兰名,翩翩少年志,不恋锦衣裳。
父老家中坐,儿行即战场。替父从军去,英勇冠三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回吹角连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归,壮志未酬身先死。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木兰还故乡,红颜转须眉。世人谓我何辞去,今日相逢笑问谁。
世间英雄多,独我木兰奇。愿将此身报国家,何惧刀山与火海。
范文结束。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木兰诗》的原名是什么?
2.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
3. 《木兰诗》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4. 《木兰诗》中的木兰是男是女?
5. 《木兰诗》中的“替父从军”指的是什么?
6. 《木兰诗》中木兰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什么意思?
7.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8. 《木兰诗》中木兰的归来有何象征意义?
9. 《木兰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什么地位?
10. 《木兰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详细解答:
1. 《木兰诗》原名《木兰辞》。
2. 《木兰诗》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出自《乐府诗集》。
3. 《木兰诗》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木兰的女子,为了替父从军,女扮男装,经历十年战争,最终胜利归来,被封为将军的故事。
4. 《木兰诗》中的木兰是女性。
5. “替父从军”指的是木兰为了父亲免于兵役,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去参军。
6. “十年生死两茫茫”意指木兰在战场上的生死未卜,与亲人相隔十年,生死两茫茫。
7.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绘了边塞严寒的气候和战士们穿着铁甲的英勇形象。
8. 《木兰诗》中木兰的归来象征了忠诚、勇敢和爱国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独立和坚强。
9. 《木兰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民俗和女性形象的重要资料。
10. 《木兰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英雄的典范,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都有对木兰形象的描绘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