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事虽大,勿敢违;苟敢违,子道立。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此句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父母呼唤时,要迅速回应,不可懒散;父母有命令,要积极执行,不可拖延;父母教导时,要虚心听取,不可轻慢;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不可顶撞。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此句描述子女对父母的日常关怀。冬天要为父母保暖,夏天要为父母降温,早晨要问候父母,晚上要安排好父母休息。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此句强调子女在外的行为要告知父母,回家要向父母汇报,居住要有规律,工作要有恒心。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此句告诫子女不要擅作主张,即使是小事,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
事虽大,勿敢违;苟敢违,子道立。此句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顺从,即使遇到大事,也不可违背父母的意愿。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和谐,需谦让。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幼有序。弟子规,宜遵循。
兄道友,弟道恭。此句强调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友爱,弟弟对哥哥要恭敬。
兄弟和谐,需谦让。此句说明兄弟姐妹之间要和谐相处,需要相互谦让。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此句告诫兄弟姐妹之间要珍惜财物,不要因为小事产生怨恨;言语要忍让,不要轻易发怒。
或饮食,或坐走,长幼有序。此句强调家庭生活中长幼有序,行为举止要合乎礼节。
弟子规,宜遵循。此句总结,强调弟子规是家庭教育的准则,应该遵循。
(以下省略其余章节)
10个与“弟子规全文及解释”相关的常见问答知识清单及解答
1. 问:什么是《弟子规》?
答:《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由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撰,主要教导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2. 问:《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弟子规》主要内容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姐妹、待人接物、学习修养等方面。
3. 问:《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答:《弟子规》的作者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
4. 问:《弟子规》的成书年代是什么时候?
答:《弟子规》成书于清代,大约在18世纪左右。
5. 问:为什么《弟子规》被称为“圣人训”?
答:《弟子规》的内容基于儒家思想,强调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因此被称为“圣人训”。
6. 问:《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指的是什么?
答:“入则孝”指的是在家庭中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家人的生活和健康。
7. 问:《弟子规》中的“出则悌”指的是什么?
答:“出则悌”指的是在家庭外要尊敬兄长,友爱兄弟姐妹,与朋友和睦相处。
8. 问:《弟子规》对现代社会有何意义?
答:《弟子规》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它提倡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家庭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9. 问:如何理解《弟子规》中的“冬则温,夏则凊”?
答:“冬则温,夏则凊”强调子女要关心父母的冷暖,冬天要为父母保暖,夏天要为父母降温。
10. 问:如何将《弟子规》的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