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改写

范文:

关雎改写

《关雎》原为《诗经》中的著名篇目,是一首描写男女相恋之情的诗歌。以下是对《关雎》的改写,以现代汉语呈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我行其野,言树之华。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我行其野,言树之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邦;

我行其野,言树之根。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关雎》出自哪本经典?

2. 《关雎》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3. 《关雎》是哪个朝代的诗歌?

4. 《关雎》的作者是谁?

5. 《关雎》在《诗经》中的地位如何?

6. 《关雎》中的“雎鸠”指的是什么?

7. 《关雎》中的“之子于归”是什么意思?

8. 《关雎》中的“言树之华”、“言树之实”、“言树之根”分别比喻了什么?

9. 《关雎》对后世文学有何影响?

10. 《关雎》在音乐上有何特色?

详细解答:

1. 《关雎》出自《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 《关雎》主要描写了一位男子对未婚妻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未来的美好生活。

3. 《关雎》属于西周时期的诗歌。

4. 《关雎》的作者不详,是《诗经》中的无名氏作品。

5. 《关雎》在《诗经》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诗经第一篇”。

6. 《关雎》中的“雎鸠”指的是一种水鸟,古人常用它比喻男女之间的和谐关系。

7. “之子于归”意为这位女子即将出嫁,回到自己的家庭。

8. “言树之华”比喻女子年轻貌美;“言树之实”比喻女子成熟稳重;“言树之根”比喻男女之间的深厚感情。

9. 《关雎》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和文学家都曾以此为题材创作作品。

10. 《关雎》在音乐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代音乐中常用的诗歌之一,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36425.html

上一篇入党誓言

下一篇快乐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