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的意思

范文:

振聋发聩的意思

振聋发聩的意思

“振聋发聩”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原文是“振聋发聩,使天下闻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声音响亮,足以唤醒那些耳聋的人,比喻言辞或言论非常有力,能够深深触动人心,使听者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启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具有深刻意义、能够激发人们思考和行动的言论或教诲。

例如,一位教育家在一次演讲中,用振聋发聩的话语激励学生们勇敢追求梦想,他的话语不仅让学生们深受鼓舞,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魅力。

10个与“振聋发聩”相关的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振聋发聩的成语出自哪里?

2. 振聋发聩的意思是什么?

3. 如何理解振聋发聩的用法?

4. 振聋发聩和发聋振聩有什么区别?

5. 振聋发聩在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

6. 振聋发聩在口语表达中如何使用?

7. 振聋发聩在历史事件中有哪些著名例子?

8. 振聋发聩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有哪些?

9. 振聋发聩与言论自由有什么关系?

10.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振聋发聩的成语?

详细解答:

1. 振聋发聩的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四年》。

2. 振聋发聩的意思是声音大得足以唤醒耳聋的人,比喻言辞或言论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3. 振聋发聩的用法通常用来形容具有深刻意义、能够触动人心的事物或言论。

4. 振聋发聩和发聋振聩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声音的巨大震撼力,后者则强调声音能够唤醒耳聋者。

5. 在文学作品中,振聋发聩的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诗句、文章或演讲。

6. 在口语表达中,振聋发聩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非常有分量,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共鸣。

7. 在历史事件中,振聋发聩的例子有诸如“振聋发聩的警世恒言”等,这些言论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行动。

8. 振聋发聩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在于,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振聋发聩的声音来唤醒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改变。

9. 振聋发聩与言论自由的关系在于,言论自由是表达振聋发聩声音的必要条件,没有言论自由,振聋发聩的声音就难以传播。

10.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振聋发聩的成语,可以通过引用具有深刻意义的名言、警句或自己的感悟来激励他人或自我提升。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42932.html

上一篇郏姓

下一篇烈士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