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辛弃疾

范文:

满江红辛弃疾

《满江红·辛弃疾》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满江红》是谁的作品?

2. 《满江红》的作者是哪位宋代诗人?

3. 《满江红》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4. 《满江红》中“怒发冲冠”一语双关的意思是什么?

5. 《满江红》中的“靖康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6. 《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7. 《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 《满江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9. 《满江红》与辛弃疾的其他作品相比有哪些特点?

10. 如何欣赏和理解《满江红》这首诗?

详细解答:

1. 《满江红》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2. 《满江红》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

3. 《满江红》的写作背景是南宋时期,辛弃疾在抗金斗争中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4. “怒发冲冠”一语双关,既形容作者愤怒至极,头发直竖,帽子都要冲冠而落,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强烈愤慨。

5. “靖康耻”指的是北宋末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

6.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表达了作者渴望亲赴战场,打败敌人,收复失地的坚定决心和英勇豪迈。

7.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反映了作者对敌人的仇恨和对胜利的渴望,体现了他的民族英雄气概。

8. 《满江红》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辛弃疾词作中的代表作,也是宋代词坛的佳作之一。

9. 与辛弃疾的其他作品相比,《满江红》语言豪放激昂,情感深沉,体现了辛词的豪放派风格。

10. 欣赏和理解《满江红》需要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词中的意象、情感表达,从中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豪迈气概。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4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