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加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饮食健康,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
1. 食堂管理部门负责食堂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食品安全、卫生、营养等。
2. 食堂厨师和工作人员负责食品的制作、加工、储存和分发,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3. 学校卫生室负责对食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4. 学校保卫部门负责维护食堂的治安秩序,保障食堂的正常运行。
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 食材采购:食堂必须采购新鲜、合格的食材,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
2.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过程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3. 食品储存:食品储存必须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储存温度符合要求。
4. 食品留样:每餐必须留样,留样量不少于每餐供应量的25%,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以便于追溯和检验。
5. 食品配送:食品配送过程中,必须保持食品温度,防止食品变质。
6. 食品卫生: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
7. 食品安全培训: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四、监督检查
1. 学校卫生室每月至少对食堂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学校保卫部门每日对食堂进行巡查,确保食堂治安秩序良好。
3. 食堂管理部门每周对食堂进行全面自查,确保食品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五、奖惩措施
1. 对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食品安全制度,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食堂管理部门。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责是如何划分的?
3. 食材采购有哪些具体要求?
4. 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5. 食品储存有哪些注意事项?
6. 食品留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7. 食品配送过程中如何保证食品安全?
8. 食堂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9. 学校如何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10. 违反食堂食品安全制度会有什么后果?
详细解答:
1.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师生员工的饮食健康,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责包括食堂管理部门、厨师和工作人员、学校卫生室以及保卫部门。
3. 食材采购要求新鲜、合格,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
4. 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卫生。
5. 食品储存需要分类存放,生熟分开,保持储存温度符合要求。
6. 食品留样的具体要求是每餐留样量不少于每餐供应量的25%,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7. 食品配送过程中,必须保持食品温度,防止食品变质。
8. 食堂工作人员需要持有健康证明,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
9. 学校通过卫生室定期检查、保卫部门每日巡查、食堂管理部门每周自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10. 违反食堂食品安全制度可能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