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二首李商隐

范文:

无题二首李商隐

《无题二首》李商隐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情尽沾衣泪欲阑,书留尺素情何限。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无题二首》的作者是谁?

2. 这两首诗分别创作于何时?

3. 《无题二首》中的“来是空言去绝踪”是什么意思?

4. “梦为远别啼难唤”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5. “蜡照半笼金翡翠”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6.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中的“刘郎”指的是谁?

7. 《无题二首》中是否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8. 这两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9. “情尽沾衣泪欲阑”这句诗中的“阑”字是什么意思?

10.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有哪些特点?

详细解答:

1. 《无题二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2. 《无题二首》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但据推测应创作于唐文宗时期。

3. “来是空言去绝踪”意味着相聚时的诺言成为空谈,分离后音信全无。

4. “梦为远别啼难唤”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无法入眠,梦中哭泣也难以唤醒。

5. “蜡照半笼金翡翠”描绘了烛光映照下半边笼中的金翡翠,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6.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中的“刘郎”指的是诗人自己,蓬山则比喻远方的爱人。

7. 是的,《无题二首》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梦为远别啼难唤”中的梦比作远别。

8. 这两首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9. “阑”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即将结束,这里指泪水即将流尽。

10.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特点是深情婉约,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6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