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青年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泰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攀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岱宗”指代泰山,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首,因此称为“岱宗”。诗人问泰山是怎样的景象,齐鲁大地的青色绵延不绝,表现了泰山的壮丽和辽阔。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美丽。造化,即大自然,钟神秀则形容泰山的景色如同钟鸣般动听。阴阳割昏晓,意味着泰山分割了昼夜,使得山的一侧是清晨,另一侧是黄昏,突出了泰山的雄伟。
颈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表达了诗人被泰山壮丽景色所震撼,内心激动得仿佛胸中生出层层云雾,眼睛瞪得像要流出泪水,目睹归鸟飞入山中,景色更为生动。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立下誓言,有朝一日要登上泰山的巅峰,从高处俯瞰,所有山峦都显得渺小。这既是对泰山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壮志。
与“杜甫望岳”相关的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杜甫《望岳》是哪一年创作的?
2. 《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什么?
3.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意境?
4. 诗中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有什么寓意?
6. 杜甫在创作《望岳》时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7. 《望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8. “望岳”这一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9. 杜甫的《望岳》与其他描写名山的诗歌相比有哪些不同?
10. 如何理解《望岳》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详细解答:
1. 杜甫《望岳》创作于唐代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25岁时。
2. “岱宗”指的是泰山,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有“岱宗”之称。
3. 这两句诗表达了泰山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山势高大,分割天地,形成昼夜分明的景象。
4.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泰山壮丽景色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山间云雾缭绕、归鸟飞翔的生动场景。
5. 这句诗寓意着诗人有志攀登人生巅峰,超越一切困难,达到更高的境界。
6. 杜甫在创作《望岳》时正处于青年时期,有着强烈的抱负和理想。
7. 《望岳》作为杜甫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山水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8. “望岳”主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名山崇拜的情感,以及对攀登高峰、追求理想的渴望。
9. 杜甫的《望岳》与其他描写名山的诗歌相比,更突出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抱负,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10. 《望岳》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泰山代表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诗人通过攀登泰山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