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范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流动党员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居住地,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暂时流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三条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党组织领导的集中管理与流动党员的自主管理相结合;

2. 定期联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

3. 政治教育与生活关怀相结合;

4.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二、管理内容

第四条 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接

1. 流动党员转接党组织关系时,应向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党组织提出申请。

2. 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党组织应做好接收工作,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管理。

第五条 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

1. 流动党员应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得无故缺席。

2. 流动党员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组织生活的,应向党组织请假,并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组织生活。

第六条 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

1. 流动党员应积极参加党组织安排的教育培训活动。

2. 流动党员可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自主进行学习。

第七条 流动党员的服务与监督

1. 流动党员应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 流动党员应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三、责任与考核

第八条 流动党员管理责任

1. 流动党员本人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履行党员义务。

2. 各级党组织应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落实管理责任。

第九条 流动党员考核

1. 流动党员的考核应与在职党员同步进行。

2. 考核结果作为流动党员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四、附则

第十条 本制度由各级党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及解答:

1. 问:什么是流动党员?

答: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居住地,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暂时流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2. 问:流动党员应该如何转接党组织关系?

答:流动党员转接党组织关系时,应向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党组织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3. 问:流动党员是否需要参加组织生活?

答:是,流动党员应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得无故缺席。

4. 问:流动党员如何进行教育培训?

答:流动党员可通过参加党组织安排的教育培训活动,以及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自主进行学习。

5. 问:流动党员在流动过程中如何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答:流动党员应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6. 问:流动党员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答:流动党员的考核标准与在职党员同步进行,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7. 问:流动党员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组织生活怎么办?

答:流动党员应向党组织请假,并尽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参与组织生活。

8. 问:流动党员在流动期间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答:流动党员应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9. 问: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适用于哪些党组织?

答: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党组织,包括基层党支部、党总支、党委等。

10. 问: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有哪些原则?

答: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应遵循党组织领导的集中管理与流动党员的自主管理相结合、定期联系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政治教育与生活关怀相结合、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原则。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来自网络,本站编辑整理,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请自行分辨。

本文链接:https://www.fanwenmi.cn/fanwen/7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