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会议制度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议类型及召开条件
1. 会议类型:公司会议、部门会议、专项会议、临时会议。
2. 召开条件:
(1)公司会议:由公司领导班子主持,涉及公司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等;
(2)部门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涉及部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3)专项会议:由相关部门或负责人主持,针对特定问题、项目或事件召开;
(4)临时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由公司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临时召开。
三、会议准备及通知
1. 会前准备:
(1)明确会议目的、议程和预期成果;
(2)确定会议时间、地点和参会人员;
(3)准备会议所需材料、设备;
(4)发送会议通知,明确参会人员、会议时间和地点。
2. 会议通知:
(1)会议通知应提前13天发送至参会人员;
(2)通知内容应包括会议主题、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议程等;
(3)对未按时参加会议的人员,应进行电话提醒或书面通知。
四、会议记录及纪要
1. 会议记录:
(1)记录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
(2)记录会议议程、发言要点、决策事项;
(3)记录会议决议、行动计划和责任人。
2. 会议纪要:
(1)会议纪要应在会议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形成;
(2)纪要内容应包括会议概况、决议事项、行动计划等;
(3)纪要经主持人签字后,发送至参会人员及相关部门。
五、会议纪律
1. 参会人员应按时参加会议,不得迟到、早退;
2. 参会人员应认真听取发言,积极参与讨论;
3. 参会人员应遵守会议纪律,保持会场秩序;
4. 参会人员不得在会议期间从事与会议无关的活动。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
常见问答知识清单:
1. 什么是会议制度管理制度?
2. 会议制度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公司会议和部门会议有什么区别?
4. 专项会议和临时会议是如何定义的?
5. 会议通知通常提前多久发送?
6. 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有何区别?
7. 参会人员应遵守哪些会议纪律?
8. 违反会议制度管理制度会有什么后果?
9. 如何确保会议的效率和成果?
10. 会议制度管理制度适用于哪些类型的会议?
详细解答:
1. 会议制度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公司内部会议管理的制度,旨在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目标的实现。
2. 会议制度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会议流程,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目标的实现,以及维护公司内部管理秩序。
3. 公司会议通常由公司领导班子主持,涉及公司重大决策、发展规划等;部门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涉及部门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4. 专项会议是针对特定问题、项目或事件召开的会议,临时会议是根据工作需要,由公司领导或相关部门负责人临时召开的会议。
5. 会议通知通常提前13天发送至参会人员。
6. 会议记录是对会议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议程、发言要点等;会议纪要是对会议决议、行动计划和责任人的概括总结。
7. 参会人员应遵守的会议纪律包括按时参加会议、认真听取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遵守会场秩序等。
8. 违反会议制度管理制度可能会受到批评、警告甚至处分等后果。
9. 确保会议的效率和成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明确会议目的、充分准备、高效组织、积极参与、及时记录和跟进等。
10. 会议制度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会议、部门会议、专项会议、临时会议等多种类型的会议。